有哪些建筑很好地解决了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社会问题?

admin 阅读:67 2024-02-13 21:15:02 评论:0

  以及它所运用的手段是什么?大约惠及了多少人?

  本期,卷宗Wallpaper* “解决问题的人” 呈现 “教育建筑” 特辑。我们思考当代学校如何成为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成长的场所,思考当代空间如何能打破千篇一律的规训形式,释放出学习体验的无限可能性。

  基于此,我们遴选了当下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多元性的教育建筑作品,从顶尖院校到乡村学堂、从国际背景到革命老区、从旧房改造到灾后重建、从老年学校到幼儿园......在自然中、在闹市里,这些教育建筑项目以空间形态多样化的实践,向使用者赋能。

  ✨✨话不多,我们先用动画开启今天的中国当代教育建筑之旅。✨✨《中国当代教育建筑之旅》卷宗https://www.zhihu.com/video/1169726525812436992

  动画制作:大湾视频(蔡晓莉、赵杰、周丛蓉)邓圆也、全倬冉

  统筹:邓圆也

  编辑:邓圆也、全倬冉、翁家若

  地址:陕西延安 设计事务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面积:575,000 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摄影:姚力撰文:姚旖旎

  为延安大学这一地处革命老区且富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大学设计新校区给设计者带来充分机遇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诸如如何在立足于现实的同时连通过去与未来;在体现“地域特色”的同时不拘泥于场地,并体现“时代精神”;在厚重的历史与蓬勃的新时代之间寻求兼而有之的平衡;同时作为高等学府,亦不能舍弃不忘初心的人文气息。我们希望设计区别于既有的程式化新校园格局,立足于延安,探寻出一条体现延安精神内涵及地域文化的大学之道。

  延安的本土传统建筑形式是层层退台的窑洞,这也是延安大学最具标志性与传承的建筑符号。新校区设计以此为灵感,强化地域元素并沿袭历史文脉,这一传统建筑符号经由现代萃取后贯穿于整个新校园的设计中。窑洞符号的应用并非对延安传统建筑形式的简单照搬,而是基于对校园文化与其实际功能的考虑。比如,以窑洞形式堆砌出的极具雕塑感的拱廊空间,既是建筑的基底和交通空间,又为学生和教职人员创造夏天庇荫、冬天御寒的绝佳社交场所。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在整个校园的构筑中。设计者围绕图书馆组团设计了一系列服务于学术交流的场所,诸如公共广场、庭院、连廊以及平台等。这些公共空间尤其注重步行的可达性,从而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学术、社会交流。校园的建筑形式虽以强烈的雕塑感和历史质地致敬了地域与文化传承,但并没有因其厚重的历史感脱离人的尺度和现代校园功能需求。通过景观设计,丰富的绿植营造出多层次的校园环境,营造出亲人的尺度和轻松的高校校园氛围。

  在设计初期,团队对各地大学新校区进行实地调研,因此在设计中尤为注意规避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设的浪潮下出现的趋同性。在对设计的推敲过程中,建筑师首先对场地的空间特征以及延安和延安大学的历史文脉进行了梳理;尔后对窑洞这一独具特色的建筑符号进行了研究,从中提炼了文化特色与材料加工,由资深工匠在基地现场试验,对比不同敲凿方向和深度的黄沙岩石材在不同光影下的质感变化,最终决定选用当地黄沙岩石块,由当地工匠手工敲凿,并以传统手工密缝的方式砌筑。旨在扎实立足对于材料、构建技术以及当地历史人文的理解,达成由延安这片土地中自然生长出的原生美学,更避免了异地加工与运输导致的资源浪费。

  延安大学新校区设计立足于对本土建筑深刻的研习与体验,建筑师用现代建筑语汇对延安最具代表性的退台窑洞、十字砖孔、土黄色调等建筑语汇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和提炼。

  地点:上海 设计事务所:高目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面积:39,458平方米建成时间:2017年 摄影:清筑影像撰文:张佳晶

  作为一个上海市奉贤区的民生项目,一所老年大学能被选址于奉贤区政府所在地南桥镇中心这样优越的地段——江海路的原奉贤中医院地块——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用地紧张。在设计初期,其他的设计单位曾经出过一个普通高层塔楼加裙房的方案,作为高容积率的地块似乎是常规做法,而高层低密度也是比较容易满足上海各项建筑规范的简单途径。

  但高层塔楼建筑并不是老年建筑最适合的形态。因此,设计团队根据基地特有的横向性设计了一个东西撑满的大平层建筑,形成了最大化的标准层,并试图保留已经生长了几十年的一排大香樟树作为对基地的呼应——断开主楼形成中庭,将主楼分为东西两栋。然后在跨越中庭的两条回廊的连接下,再形成一个顺畅的水平交通,而保留的香樟树列加上铝穿孔板覆盖的室外中庭与东西两楼典雅的风格形成差异。设计方案里,建筑平面力求平和,没有大型的凹凸造型,八个平层、东西两幢构成了整栋建筑,只是局部每两层有一个小挑空的电梯厅。由于老年大学除了普通教室以外,有大量的舞厅、剧场、书场、阶梯教室、大会议室、健身房等大型无柱或挑高空间,在考虑结构模数与交通组织整齐合理的前提下,平面布局就形成了“小空间教室围绕大空间功能教室”的回字型整体格局,结构布局就是“外圈框架梁板柱完整作为小空间”、“内圈部分抽层减柱作为大空间”的整体结构。

  设计中有两个插曲,一是老年大学的更名:因为如果定义为老年建筑的话,消防规范是有层数限定的,而中心城区的高容积率不可能只做三层,那么老年大学这个名字就不得使用,于是就暂时更名为“社区大学”;二是作为设计起点的那排保留香樟树:在被保留了整个设计阶段之后,随着基坑开挖和维护的造价测算,那排树也因为造价与施工难度而被悄然移去,作为最后知道这件事情的建筑师,在遗憾之余强烈要求建设方在中庭移种回来三棵巨大的银杏树。

  建筑的外观是典雅的装饰主义风格,西立面的拱窗、南立面的带线角倒角阳台、外廊的拱门、北立面和中庭两侧深邃的窗洞,都是在努力回避流行的“冷酷”现代主义。外立面本想采用粗粝的面砖装饰,最后在用真石漆经过了十数遍小样的制作后,才形成了现在的仿面砖的结果。中庭连接体采用了钢结构加金属瓦楞穿孔板作为典雅风格的对比,但也透着古典均衡的秩序,大概只有东西两个入口超过6米的大悬挑透露着一点现代主义,悬挑部分的顶板装饰则致敬了建筑师路易斯·康。

  地址:北京事务所:Crossboundaries建成时间:2018年建筑面积:51, 560平方米摄影:杨超英撰文:Cara Cheung

  环顾朝阳未来学校,其外立面处理手法丰富,色彩浓烈,开窗形式多样,并不像一所规规矩矩的传统校园的样子。这所学院的理念是“教育无处不在”,认为校园应该是室内教学空间的延续,价值一致,不可割裂。基于对这个理念的认同与推敲,建筑师从设计初始就将景观也纳入考量。

  朝阳未来学校校方将新校园的整体改造都为托给了设计师,基于“从建筑到标识”的整体设计方法,设计师在校园内布置了一条慢跑道,成为景观语言与教育理念一致性的集中体现。这条跑道承担了双重功能,即是一条运动路径,也是步行主路,在紧凑的用地中被高效利用。这条跑道也承担了串联校园空间和景观的角色,与沿途的建筑、场地分别形成尺度适宜的关系,学生们在自由形状的路径上,可以通达不同的空间,观赏不同的场景。一个单一层级的动线,使得空间的层级也平等了。头尾相连的蛇形跑道,鼓励一种更自在、自主的决策路线。

  一般与封闭式社区相匹配的,是环绕包裹的围墙。而在在朝阳未来学校的校园边缘却并没有建起围墙。界限空间往往缺乏设计投入,成为极少与人产生互动的隐形消极之所在。而在朝阳未来学校的界限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尝试为它赋予一些积极功能:围墙的墙体组件被打破了连续性,内置了屋顶和座椅、增加了通透的“游廊围栏”。如此一来,原本出了遮挡隔离毫无用处的建造物,化身为校园内的非正式社交空间,同时,也深化了校区与社区的联系。

  地址:北京事务所:Crossboundaries建成时间:2018年建筑面积:25, 916平方米摄影:杨超英撰文:Cara Cheung

  类似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这样始建于上世纪 60 年代初的传统校园,惯常可见的是均质排布的教学楼、运动区、和逻辑单一的绿化带等。校园的交通动线,也常常是车行干道为主,人行动线为辅。虽然校园内行人的通行频率与范围都远大于车辆,在传统校园设计中,行人活动的优先级却被排在了车之后。Crossboundaries 在接到校方委托重新整理设计这座老校园核心区的景观之后,首先思考的,便是景观对于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对于学生而言,教学主配楼的设计固然重要,但辅助空间却承载着校园生活的体丰富体验。作为规训内的局部“小自然”,打破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是否可以从学生的需求和体验来重新设计景观空间?基于这样的思考,建筑师将高度分割而封闭的“刻板空间”,化解成开放而连续的“自由空间”。建筑师希望将空间的支配权教回给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者,以空间的灵活性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校园作为全校师生通行、活动、驻留的综合场所,其丰富的层次更加接近真实社会,也就比很多功能空间蕴含更多跨界、多元的教育和交流机会。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调换校园内人和车优先级次序。本着以行人活动为核心的设计原则,建筑师将校园核心区的主要机动车道彻底取消,把更多路权和活动、停留的自由还给师生。原本景观和空间的关系中,有多个封闭的单一功能空间,在建筑师的重新整理和联通之下,孤岛的边界被模糊和延展,整个校园的动线更为流畅,形成了更完整的自由区域。原本校园中心区域的草坪空无一物,学生和行人匆匆走过,空置的的绿地无法汇聚人气和活动,形成空间利用和景观使用上的浪费。对于这片面积大、利用率低的场所,建筑师希望让所有“看的绿化”都转化为“人的空间”,在草坪内部及道旁树周边添加了几何拼合的户外坐具,角度丰富,使草坪变为露天教室和公共客厅,促发了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地址:北京事务所:ArkA建筑总面积:8,00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7年摄影:Chiara Ye撰文:Kim D

  一个蓝色大楼梯在建筑中轴线上,宛如一条从顶而至的运河。房屋、楼梯、两旁的空间,整体布置呈现出一幅顺势而为的画面——楼梯连接着每层楼,这座建筑内部仿佛一座沿河搭建的村庄。这就是北京蒙台梭利幼儿园。正如村庄一样,蒙台梭利幼儿园从设计到运营,其核心理念也是形成一个教育社区。在这里,儿童与成人自由交流、互相学习。

  在意大利建筑师 Michele Lanari 的带领下,ArkA专注于设计更适合于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的幼教机构,例如幼儿园、儿童房和亲子空间等的设计。北京半岛幼儿园项目是ArkA与半岛教育集团的第二次合作。设计师希望将Montessori的教育理念和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更合理的空间和安全的环境。

  这是一座旧建筑改造的项目。原有的建筑物是一个4层的开放式大空间。看到场地原型时,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孩子的尺度,重新调整空间尺度。为了使原本过于空旷的空间变得更适宜幼童使用,设计师设计了许多小房屋,紧凑的尺度和排布,让孩子更具有主人感和安全感。而对门、墙缘等角度锋利的地方,被以柔滑敦实的线条所取代,使年龄特别小的孩子也能更多的避免尖角可能造成的意外。同时,大量使用窗户可让老师观察每一个小朋友的活动。教室和图书馆被设计为半开放和开放式的空间,与内部对的植被、廊道产生一定的互动,使孩子在学习中没有局促感。中央核心筒种植了一棵大树,结合大楼梯,更加强了幼儿园的微缩村镇感。动线上,走廊也不是苍白的行走路径而已,而是被设计成多功能的开放空间,活动、社交、观察、游戏,都可以在此发生。走廊的植被景观设计,被打造成为田野的模样,让小朋友们在室内也可以体验季节的变化。

  地点:重庆 设计事务所:IDO元象建筑 建筑总面积:2,701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摄影:尚筑科技撰文:Kim D

  重庆约克北郡幼儿园是一所社区配套型幼儿园,园方提出了“爱与乐趣”的开放式教学理念,希望幼童能走出室内局限,更多地感受自然的氛围与温度。项目位于两江新区约克郡北区,沉在城市道路、高层住宅、在建楼房和城市公园地块中间。结合用地情况和园方的教育理念,建筑师提出了“村落”的概念,希望该幼儿园建成后能成为孩子们可以自由探索的“城市村落”。

  为了营造一个如同有机生长的“村落”般的情景,建筑师将空间与活动场地进行了叠加设计,丰富而深思熟虑的空间组织,有分有合,有起有落,化解了用地局促,也促成了各个单元体之间的分离与互动的那个,形成了动态的“邻里关系”。在这样一个垂直布置的“村落”中,小朋友可以体验到不同的高差,感受攀爬探索的乐趣和多重角度的观察。教室被设计为独立体块,因为建筑师希望每个班级都能形成一个“家”的概念,每个生活教学用房就是一个独特抽象的小房子,在形体上相对独立,在材质上也各不相同。小房子被设计为叠合布置,体块之间留出了缝隙,主体建筑呈现为U型院落布局。U型开口朝向项目西侧的城市公园,充分利用了为数不多的景观资源。在景观视线的导流上,建筑师结合了建筑外立面不同尺寸的凸窗,根据幼儿的身体尺度,在室内也设置了高低不同的观察窗口,激发小朋友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室外庭院空间。

  在立面系统上,建筑师使用了不同肌理和色彩的材质 :包括陶板、红砖、青砖、仿木材料、水泥纤维板、聚碳酸酯板。聚碳酸酯板这样半透明材料在阳光下体现出多彩的韵律,为幼儿园教育空间的室内带来别致有趣的观感。于屋面系统上,建筑师运用了铝镁锰板金属,形制单纯的屋面与多彩的立面系统形成一组对照,制造出了仿若“雪景”的幻象。除了设置常规的儿童生活单元、音体室、医护区、合班教室等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空间,建筑师还设置了更多的开放式教学空间,如在二层设置架空层活动平台和小舞台,使其成为前后院的“视觉焦点”;结合中心庭院,设计大台阶看台空间和供小朋友玩耍的书屋、滑梯及斜面攀岩区等活动场所;充分利用一、二层的建筑屋面,作为室外拓展活动场地;不同教室空间的缝隙,形成小朋友下课玩耍的趣味空间。

  大量多功能趣味空间的设置,为儿童自发游戏及情境教学,提供了开放性场所之可能。音体室的南北两个界面则被打通,封闭时可作为独立的教学空间,开放时可结合南北两侧庭院成为更大的教学场所,形成一个多功能复合空间。

  地点:海南省海口市 设计事务所:迹·建筑事务所(TAO)建筑总面积:19,02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摄影:苏圣亮撰文:吴宇昕

  随着城市大快速发展,高层甚至超高层居住区形成的聚落式城市空间,极大地对城市基础服务和公共功能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教育空间不再以零散的形态分布在社区中,取而代之的是对资源整合集中的教育综合体。

  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海口寰岛实验学校初中部需要提供 24 个班级,共计 1200 多名学生的教学教室、兴趣活动室、学生宿舍和食堂等。由于场地位于市区内,周边的高层住宅建筑对场地形成了较强的包围感和压迫感。项目起始于思考学校如何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如何成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及心灵成长的场所,而非应试教育制度的机器。

  建筑师在设计师并不倾向于与周边快速生长的城市发生过多的关系,在平面布局上强调建筑的向内性,操场位于场地中心,教学楼与宿舍楼各位于场地南北两侧集中布置。通过建筑体量对空间的划分,教学楼呈现出一大一小两个庭院,形成丰富的校园空间层次与视线联系。

  针对场地受限的局促条件,建筑师架空了教学楼与宿舍楼的层层空间,两层通高的中心庭院通过大台阶与操场相联系,既是休憩交流之所,又成为面向操场的看台。教室对称分布于教学楼的东、南两侧,形成严肃有序的对外界面,兴趣教室则分别以独立体块面向庭院展开。建筑的室内外造型,兼具光学和声学的考量。弧形屋顶为美术教室创造均匀稳定的用光环境,音乐和舞蹈教室采用了拱形吊顶以达到良好的声学效果。建筑形态同时又是对热带气候的积极回应:架空以遮风挡雨,柱廊强化自然通风。屋顶活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额外活动空间的同时,减少吸热并降低室内温度。

  在常规的教学空间之外,建筑师着眼于那些没有明确功能界定的日常空间。从某种意义而言,学校是一座城市,需要提供除上课外的多重日常体验。中心庭院形成了具有内聚性的场地,成为集体活动的舞台;扩大的走廊形成了一系列突出、错动的半室外阳台,三两好友可在此互相张望;曲折多变的坡道与楼梯创造出富于变化的交流机会,联系竖向各层,青春的身影流连其间。建筑空间的组织更加丰富起来,学生自发的活动使校园成为滋润自由的场所。在日常性的设计之外,体验与探索也是青少年认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心庭院东侧的尽端,有一个充满趣味的塔形空间,抽象的白色高塔外部被水景环绕,内部以鲜明的色彩、竖向的空间尺度和奇妙的光线共同营造出充满想象力的体验。

  地点:深圳 设计事务所: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 O-office Architects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9年摄影:张超撰文:吴宇昕

  在深圳东海岸的山峦谷地里,藏身这一座由荒废的印染厂房改造的学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原本的辉煌的印染工业已经不再,厂群建筑经时间洗练后显露出纯粹而又独特的建筑美学,坚固的钢筋混泥土结构加上荒弃之后锈迹斑驳的墙身,厂房大尺度的功能性结构体塑造出独特的自然空间感受,建筑与自然的边界重新变得模糊而生动。

  作为旧工业厂区改造项目,最大挑战是,其一如何将不同功能的教育和生活空间分配到厂区的工业空间里。其二如何将分散的厂房车间有机而生动地串联成一个教育的综合体。利用生产厂房的原有的层高和采光等条件,建筑师将近 40000 平方米的生产区厂房作为厂区工业遗址更新实验已被改造为艺象艺术社区,有数十个不同的艺术和手工艺机构进驻地。整个学院由生活区、和教学区两大园区组成,学生实行全寄宿制。校舍总建筑面积为 25000 平方米。学院生活区位于校园北侧,是在原工厂生活区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包括两层的学生中心,三幢四层的学生宿舍和一幢六层的教师公寓。教学区位于学院西南侧的仓储动力区,包括一幢四层的理科楼、一幢三层的综合教学楼、两层的图书馆、未来还将建造的体育馆综合体,外加户外的运动场地和综合楼顶上的运动区。

  为了打破各个各个厂区物理分解带来的隔阂,同时将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有机地串联。建筑师建筑师最初的空间关注和努力并不在单体建筑上,而是将建构校园空间叙事体验的重点放在单体建筑之间以及单体建筑与环境地貌之间的关系上。置身谷地之中,无序地散落着不同建筑风格,构造方式且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的单体建筑。建筑师试图通过营造一系列坡道、廊道以及用于社交和休憩的广场和庭院。原先自南而北约 500米 的工业运输通道,化为一条森林走廊。除了优化厂区的公共路径,建筑师还试图将打通建筑内外的边界,将室外步道与室内通道相串连,形成连续的自然空间路径,学生愉悦地行走于学院的不同建筑功能区之间,时刻享受着滨海的自然和风景。

  在对功能进行重新布局和引入新的路径之后。户外空间系统通过与建筑发生大量的偶发式连接,使行走体验有极多种不同的选择和可能。学生们也可以在这种趣味性的行走和运动中激发出对自然和空间的思考,多变而富有想象力的空间场所反过来也会塑造年轻学子们的身心和品性。每个单体建筑因应所处地形地貌、建造方式以及与周边植被的关系而尽量采取不同的建造策略、甚至完全不同的材料和建构方式,为每个地点因时因地量制出特殊的空间品格,进而丰富和彻底活化了场地历史和过去,并将其连接到今天校园的“日常性”之中。

  地点:深圳 设计事务所:筑博联合公设 建筑面积:52,439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 摄影:苏圣亮、吴超撰文:刘奕珣

  6 岁到 15 岁的孩子有哪些对学校学习、成长的需求?过去千篇一律的普通行列式教室到底是否适合学校?传统教学与开放式教学是到底否能兼容?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龙园位于龙岗镇新生地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所谓“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常是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学校同时容纳小学和初中九种不同年龄的学生。学校满足72 个班约 3360 名学生的各项功能需求,主要为周边的居住组团服务。在设计前的调研中建筑师发现,充满想象力的小学生更适合多样的空间与游玩嬉戏的场所,而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初中生则喜好安静的场所、偏好利于小组讨论的独立空间或在球场上运动。面对着两类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在容积率高达 1.2 的条件下如何才能设计出更适合学生们学习的、生成长的空间呢?

  校园的总体布局呈东西分布,动静分区,东边为教学区,西边为运动区。东边的教学区从南到北依为小学教室组团、初中+小学专业教室、初中教室组团。小学组团和初中组团中间的专业教室方便不同年级学生的便捷到达,同时符合九年一贯制学校软硬件资源共享的理念。在小学组团中,考虑到小学生适合多样的空间与游玩嬉戏的特性,在总体规划上设计师把围合的庭院尽量做到的最大,在保证室外走道的空间下,尽量的减少了室内空间对公共庭院的占用。

  而初中组团中,考虑到初中生喜好安静的场所、偏好利于小组讨论的独立空间需求,建筑师把室内公共交通在特殊节点上进行了不同形状的放大,正是这些“多出来”的留白空间给了学生们可以三五成群安全交流的空间。而这不单单是给学生们相互交流的空间,更是给老师和同学们一个课堂外交流的空间。教育不受限限于传统的教室,而是可以普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走廊里、台阶前...单纯意义的交通空间被以各种方式扩大和充实。而单纯意义的开放空间因为引入了交通功能而不会担心变成没人去的消极空间。教学楼中间围合出了七个大小形状各异的庭院,除了小学和初中庭院外,还有其他围合出的社交庭院、运动庭院、入口庭院,可以满足不同室外活动的需求。建筑师还用地景的方式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体操室和风雨操场呈现出来。地景设计将首层的架空院落与二层的平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起伏的草坡与室外平台形成丰富有趣的公共空间系统,为各种开放与探索性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合适的场所,让孩子们游走在地面高低起伏的绿丘花园中,在自然中学习。

  西侧由一条公共走廊南北贯穿,把教学片区串联起来,营造了一个功能互不干扰空间上又能便捷连通的互动教学空间体系,同时给西边操场的声音带来一定的缓冲。连廊的立面颜色上生动活泼,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颜色。形态上或是水平的通道、或是台阶、或是超长坡道。和初中组团一样,在节点处进行空间放大,交通意义上的邂逅被刺激发展成有实质意义的非正式学习交流,年级的界限在这里被模糊了,这也在容积率高的情况下,为学生们提供了另一个活动空间的可能。学习并不是一个枯燥乏味漫长的过程,而是一个孩子们喜欢并且愿意自主去学习成长的过程,希望儿时的这段回忆能给孩子们今后的人生更大的力量。

  地点:杭州 设计事务所:度向建筑 建筑面积:64,00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 摄影:夏至、宋澹撰文:戴安琪

  杭州崇文学校传承自杭州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崇文舫课,先生带着学生在西湖泛舟上课的教学方式源自明代。如何以一种新的教育空间来维系这一传统,成为了度向建筑事务所试图使用建筑语言去回应的首要问题之一。

  如今的杭州崇文实验学校,是以 36 个小学 级、12 个幼儿园班级为主体的中低龄教育综合场所。建筑师尝试将交流和活动的行为引入到教学空间的设计当中。他们将所有学校中具有微观社会性的行为分为两类:远距离的学习和观看、近距离的互动。建筑师决定以空间分隔的多样性为原则,以科学和简单的流线加以叠加,以建筑的复杂性,去回应教育的复杂性。建筑师选择有意识地摒弃传统的集约线性空间模式,将平面布局转化为更立体的功能体块,再以提供更多的视线接触和社交可能为线索进行空间编织,构建出一个外部集约内部交错有秩的综合体空间。

  这样有秩的复杂空间首先以流线的串连为主轴构建。在小学部的中轴线中庭之内,在 15 米宽、88 米长的巨型空间尺度上,一座橘红色山峰自下而上拔地而起。“山峰”实际上是由三种基本楼梯原型构建出的迂回式楼梯群。曲折迂回的楼梯群有着多重自由选择的流线路径,不同的路径上会有不同的平台,作为非确定性功能的空间,可根据需求自由使用。在设计投入使用后,学生非常喜欢这些非规则化的楼梯空间,高低错落的空间为参与其中的使用者提供了更多不同观看的视角和视线的接触点,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为多元化的社交需求和教学场景提供了实现的平台和可能性。建筑师也考虑到,除了交流的必要性,学生自发学习的沉浸空间也同样有助于教育中自我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学校必须是兼顾外向和内向,而杭州传统建筑中向心性的庭院中庭是一种非常值得借鉴的范式。

  设计师通过空间编织将两种空间形态引入其中:小学部有三个庭院、幼儿园有一个内院、综合体与操场之间还有一个庭院。中庭内院好像苏杭园林身居闹市而坐拥山林一般,向心性的空间具有非常强的领域感,使人安定沉静下来。除了幼儿园内院以外,其余院落均下沉直达地下,在纵向上庭院成为了更安静的场所。与此同时,建筑中每一层都安插了许多活动空间,其上每一层,则是在教室与教室之间留出了大小不一的开敞空间,建筑师将其统称为“港湾”。这些“港湾”的空间形式是具有高差的袋形空间,袋形空间相比传统的走廊更有向心的凝聚力。

  向心的庭院、港湾,加上三个置于顶层的图书馆,“漂浮”于庭院的上空。空间编织回应了教育中对自我思考的训练和培养。同时,立面外和跑道结合的绿道,内部中庭的综合楼梯形态,都是以流线出发的微社交空间,既完成了公共空间多种形态的功能过渡,更体现了内向的公共性这一复杂的空间哲学。置身于校园内,我们可以看到“重”的楼梯空间“悬浮”在巨大的庭院内,造型和产生的对比给人举重若轻的错觉,令人感受到空间无限探索的可能。

  地点:江苏阜宁 设计事务所:Crossboundaries建筑总面积:2,815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摄影:吴清山撰文:Cara Cheung

  乡村地区教学资源一直面临着紧缺的挑战,而设计师能做的,就是在接到设计委托时,在有限的资源配置之内将分配和效果最大化。北沙幼儿园即是这样一个案例。2015 年,江苏省阜宁县政府委托Crossboundaries 为其下辖的北沙村设计一所中心幼儿园,以缓解当地幼教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着手设计之前,设计师将当地地景的观察纳入考量,试图将微观环境融入到宏观环境之中。江苏农村大体的面貌平坦,阜宁县也不例外,它背倚苏北平原,面临苏中水网。在前往北沙的路上,也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间断零星的树木和房屋。步入项目所在地的村中,高大树木、坡屋顶、砖墙的两三层农舍将地景分割为拼贴画。在这样的尺度上,设计采取了组团式的建筑策略,用若干“小屋式”结构分解了幼儿园所需的总建筑体量,并以一片多功能的户外活动场将每栋“小屋”集结在一起。这种室内外密切衔接、高度混合的空间关系,呼应了阜宁县北沙乡村的原生肌理。

  二层步道的功能,不仅连通着各个区域,也是孩子们的活动平台。上到二层平台,目光会被起伏的坡屋顶吸引,仿佛置身微小而连绵的山谷,树冠几乎触手可及。视角的转变,能拓展使用者的日常空间体验和观察方式。每栋“小屋”的面貌都不尽相同。立面材料选用了本地随处可得的老青砖和白色灰泥,在房屋的底层开设了多处相互对望的方窗,为每栋建筑与每处小庭院之间建立起视觉联系,移步换景,将别处的活动引入视野,形成通透、有趣的室内外关系。

  小屋组团的幼儿园便像是缩小版的村庄,亲切的尺度带给孩子们自小熟悉的感觉,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也是这个微缩村庄的受益者和使用者。趣味的空间关系又带来新奇感,鼓励孩子好奇探索。来到幼儿园,他们或许首先会注意到中央的主活动场;随后,当他们漫步到“小屋”之间,就会发现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小小的神秘乐园,可以自由自在地学知识或捉迷藏,就像在村里一样。自2018 年建成以来,这座幼儿园不仅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土,亦成为受村中居民欢迎的社交场所,在接送孩子之余,社区内部有了更多融洽的交流。

  地点:上海 设计单位: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成时间:2018年 建筑面积:1, 467平方米摄影:吴清山撰文:姚旖旎

  智慧欧莱托育园由园区内的一个平平无奇的长向厂房改建而成。改造条件受到诸多制约。常见问题诸如,功能布局上要求的房间数量多,经费不足等,除此之外,幼儿园设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用地范围内户外活动空间的缺失,由此展开,两个看似联系并不紧密的问题相继浮出水面:如何在增加教室数量的同时提高幼儿园空间使用特色、如何妥善解决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并成为了本次设计的切入点。

  为增加教室数量,我们决定将利用厂房室内通高的特点,将极高的一层隔为上下两层,将教室单元设计成南北通常的条状空间,排列于上层。每个教室均由底层楼梯进入,以达到取消二层走廊,提高空间使用效率的目的。上层并列的各教室之间的墙体采用大门洞的处理方式,配合大移动门,使得上层空间可以依据需求被充分调整和使用,符合设计需求的同时兼具灵活性。当所有的移门同时打开时,孩子们即可从单元教室空间中来到一个面积媲美室外操场的室内大活动空间。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均可在这个大空间中进行。而当教室被两两连通在一起时,空间的尺度则可服务于剧场或舞台模式,可举办小型戏剧、活动。

  建筑师通过交通流线的组织以及教室单元之间的灵活隔断,不但克服了既有条件的先天不足,更是在给孩子活动预留充分条件的同时得到了极富童趣的空间。

  地点:江苏省苏州 设计事务所:具集建筑+优邑建筑 建筑总面积:6,33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5年摄影:吕恒中撰文:戴安琪

  如何将教育内容和建筑空间彻底活化并融入日常?在震泽中学天文公园项目中,在主持建筑师郑泳的带领下,具集建筑和优邑建筑的设计团队将此视为空间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生活的延续性、教育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延续性具有连动关系。

  整体空间的分隔和布局首先成为体现延续性的基石,在原有震泽中学教学区域的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圆形和环绕是其流线的主体形式。而流线的延续性恰恰是使用者在观看上场景的运动方式,因此,设计团队决定将这一形式和设计语言作为主轴延续到天文公园的设计中。首先,场地的延续和再造是宏观上控制建筑形式的基本语言。设计师选择和原教学区同样的平缓场地、树木植被、环绕式水池的景观引入,用天然的方式制造了跑道和天文公园的间离效果。建筑师在原本位于校区中间但未被良好利用的场地设置了地形化景观化的建筑组群,使得稍显分离的校园功能区连接起来,形成了延续的教学和生活场所。同时,选择圆形和螺旋形的空间母题来作为天文类型建筑的主题,也和校园原有的环形建筑组织模式形成了呼应和延续,强化了校园的空间特征。

  通过微地形改造,两座主要建筑获得了自己的场所特征。主体建筑天文教学基地被西侧草坡环绕,草坡东南角露出建筑墙开口,形成面向运动场地的入口广场,将环境的节奏自然引向一种具有延续性的空间感受中。西侧场地建筑顺着弯曲步道连接北侧草坡,而顺着挡土墙和弧形坡道则向南直达建筑的入口广场区。这条延续的路径被称为“山上之路”,加上微地形的高差设计,实际上建筑主体和地势的延续已经互相嵌套,展厅、外庭、楼梯多样性的路径选择使建筑具有松散的趣味性。东侧草坡被剖开,形成了“山中之路”,而天象亭被置入山中,被掩映起来,和西侧场地形成差异化的组织。“散步”得以让使用者构建自己的道路和场所经验。建筑本身成为景观,也成为校园体验的一部分,从宏观上寻求和教学区、生活区、体育区的联系和沟通。空庭和天象厅分别承载了不同的功能。空庭需要提供观星的场所,因此视野的集中和空间的纯净成为必然需求。延续流线的设计语言,圆形的室外空庭位于天文教学基地的中间。空庭下中央半部直径 10米,上半部分向内倾斜收缩,排除了外在干扰,像天穹一样笼罩。所见之处除了沉静的建筑主体外就是明净的天空。空间两个主次入口皆无法从外部直接观看到内部活动,富有延续性的同时,空间相对独立,营造出强烈的隐秘感,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观看天文教学影片的场所,私密和隔音是天象播放空间必需的要素。倒圆台形的建筑体在墙体之间安置门窗使其随时可以打开成为开放的亭式半公共休闲空间。镂空砖体营造出有别于实墙的空间感,夜晚照明设置在墙体和镂空砖之间,将空间的观赏性发挥出来。在功能布局上,建筑可满足 30 人同时观影的需求。门窗关闭时,可成为影院级的观影空间。在天气良好的夜晚,开启门窗同样可进行放映。外在的场所引入内部的视觉,提高了空间的功能和利用率。

  环绕形的空间本身拥有凝聚的向心力,更重要的是漩涡式下沉空间营造了独特的安全感。面对浩翰无垠的宇宙星河,建筑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体会到了天文学本身对于教育和成长的意义。

  地点:深圳 设计事务所:纽约Link-Arc建筑事务所 建筑面积:54,00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9月 摄影:苏圣亮、陆轶辰撰文:陆轶辰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是一座总建筑面积为 54000 平方米 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包含中小学教室、各类专业教室、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演艺报告厅、教师宿舍楼、中小学学生餐厅、教师餐厅以及专业运动操场等。位于深圳大冲区的南山外国语学校,代表着长达十年的大冲旧改项目的最后一片拼图,同时见证了这片区域从工业化的紧凑郊区到城市化的垂直森林的剧烈变迁。

  南山外国语学校校园被构想为一座流线型、水平向的花园,与它所服务的城市住宅群落的密集、垂直纵向感形成强烈对比。校园设计意图打破建筑与公共空间(那些定义其周边环境的)之间的区别,以此创造一个由封闭、半围合和绿色开放多种空间交错而成的低层线性混合体。为了实现这种低层效果,Studio Link-Arc 建筑事务所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坡度将一系列阶梯状的教学平台架构于体育馆、游泳馆、演艺报告厅、餐厅这些大功能空间之上,使得这些大空间同时成为了承载师生教学、活动空间的“地面”。在这种空间组织方式下,所有教学空间可以在不需要垂直爬升的情况下实现自由的、线性的功能组织。所有的教室被设计成三层高的带状体量,它们追逐着场地中每一寸从水泥森林里透出的光,沿着整个场地东侧缓缓地延展至西侧。同时,在这些蜿蜒曲折的教学带之间衍生出了流动性的、序列性的户外活动空间,成为了为每个教学组团量身定制的庭院。在中学教学区和综合教学区,动态细长的庭院随建筑体量变化而闭合;在小学教学区和图书馆,庭院被楼梯呵护般地包裹着,抑或反过来,延伸至开阔的露天操场。

  这个项目意图颠覆、打破传统学校的设计方式,不再将校园单纯划分为建筑区和功能区,而是通过一系列剖面上的空间组织使得每个教室都能最大化地接触阳光和绿荫。这种策略强化出了一种错落叠加的竖向空间组织,借此生成了无止境的剖面多样性,同时汇集教学、游嬉、创作和互动等活动打造了极其丰富的空间形态。剖面上的多样性带动了一系列与不同环境条件相呼应的空间组织形态。在深圳潮湿高温的先天气候下,该校园设计基于严格的年日照辐射数据研究,引入了一种由外挑遮阳板和波纹状穿孔铝板组成的被动式天气防御系统。

  地点:四川德阳 设计事务所:迹·建筑事务所(TAO)建筑面积:8,90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0年摄影:姚力撰文:Kim D

  5.12 汶川地震使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民族小学的教学楼变成了危房继而被拆除。学校迫切需要重建。学校的灾后重建得到包括江苏太仓红十字会、广东四会六祖寺慈善普济会、清华—香港中文大学金融 MBA 四川援建组,北大汇丰商学院私募股权 108 基金、侨爱协会及四川省光彩事业促进会等社会各方的爱心捐助。建设内容包括 18 个班的教学楼、各种活动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共计 8800 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 16826 平方米,可容纳900多学生。

  设计在满足校园基本教学功能的同时,更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尝试通过创造多样的、有趣的、平等的建筑空间去鼓励小学生的交流和多元的行为模式,一定程度改良传统被动式的教育方式。设计将校园按照秩序、兴趣、释放三种行为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普通分班教室、音乐美术等多功能教室群和室外运动场。给课内课外的多种活动提供不同的场所。

  设计将校园视为一个微型城市,在校园内创造出许多类似于城市空间的场所:街巷、广场、庭院、台阶。这些场所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同尺度的游戏角落和迷宫式的空间体验,试图在延续孝泉镇的城市空间记忆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他们在游戏中去自我发现和释放个性。设计师希望基于自然生长而形成的城镇所特有的自下而上式的空间复杂性在建筑中得以呈现,并给予个体更多的环境选择。

  设计中针对当地气候,对遮阳、通风、隔热作了仔细的考虑,并且充分运用当地材料和工艺,如页岩青砖、木材、竹子等,还包括地震后回收的旧砖,使其参与到重建中获得再生的意义。建筑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体系,外露的梁柱和部分混凝土墙面以清水方式处理,填充墙为外层清水砖墙和内层保温砌块的复合墙体,门窗采用实木门窗,固定扇为玻璃,开启扇为木头。上述元素在建筑立面上均清晰体现出其交接关系,反映出建构体系的逻辑。整个项目建筑工程造价在 1500元每平米以下,很好地实现了整体预算控制。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设计事务所:筑博联合公设 建筑面积:43,355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 摄影师:张超撰文:刘奕珣在山上生活、学习应该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从小在一个依山而建的学校上学,应该也是很多人的向往。华润小径湾贝赛思国际学校的校址就位于惠州小径湾海滨的一座山林之中。是一所拥有 1200 个学位的寄宿制学校,建筑面积 4.3 万平方米,校园占地 7 万平方米。场地林中植被茂密繁盛、风景优美,但巨大的高差是设计师面临的首要挑战。场地最低点高程为24米,最高处高程为82米,原始高差达58米。如何在如此大的高差上满足校内步行的需求?

  建筑师在三个不同的高度修整出了三个精神性的平台,从低到高分别是最低处的入口广场、中间的校主台阶广场和最高处的峰顶运动场。各高程间均具备多种交通联系,便捷师生在校内各处交通通达。三个平台中校主台阶广场把最主要的功能分区串联起来,教学组团入口、宿舍入口、室内体育馆等均位于该高程附近。校主台阶广场平日是师生喜闻乐见的户外活动场所,也是众多校园节庆颁奖活动的主会场。

  区别于宿舍和体育馆的主入口只在校主台阶广场,教学组团有上下两个入口。学校将主要教学场所划分为G1-4(走读生)和G5-12(寄宿生)两大类别。G1-4 的课室临近校人行主入口,主要位于教学楼的1-3 层,方便学生从主入口到达。G5-12 课室主要集中在校园阶梯主广场附近,与宿舍位于近似高程。教学组团的设计,考虑到国际教育机构 BASIS 负责整个学校的运营,采用美式的走班制教育体系,即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符合自身发展层次的班级。教学组团以板式建筑围合布置,相对集中布置并设有空中连廊连接,采用开放性、个性化、多元化空间营造,以适应国际化教育诉求的复合型空间需求。走廊的节点处进行了不同形状的放大,这些“留白”空间不仅方便同学之间或站在走廊里、坐在台阶上、站在窗边放松的交流、学习、探讨,更让老师的教学并不仅仅在课堂内,更多延伸到公共空间,授业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课堂与学习可以延伸至整个校园。

  宿舍组团采用分散式点状塔楼布局,以吊脚楼的形式尽量减少建设对山地的破坏。宿舍组团临近学校的车行出入口,紧靠校巴停车位,方便寄宿学生每周的集散和行李搬运。体育场位于学校的最高处,可以俯瞰整个校园。鉴于国际学校的特殊需求,运动场仅作为课余师生体育锻炼的场所,室外运动场与师生主要活动的高程相差较大,可经由登山石阶或后勤盘山道路抵达。如此反常规的设置,却使得它拥有常规学校操场所不可能拥有的:山林围捧之势,山海皆收眼底之态。与自然交朋友、从自然中学习,在蓝天下,在树荫里、在台阶上......这大概就是这所学校和设计师对孩子们最大的用心。

  地址:深圳 设计单位:Open建筑事务所 建筑面积:15,884平方米建成时间:2016年 摄影:Kris Provoost撰文:吴宇昕

  如雨后春笋般速生的大学城是中国近年新城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远离城市,像一座孤岛,与世隔绝又大而无当。位于深圳西丽大学城的海洋中心,是 Open 建筑事务所为清华大学的深海研究创新基地而设计的一栋实验室和办公楼。这栋建筑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介入校园生活,使其呈现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可能性:在这里建筑空间流动愉悦,其间注入的公共设施以开放的形态吸引所有师生的参与;在这里那些智慧的头脑可以不期而遇,跨学科的交流成为自然而然。

  处在大学城园区轴线的最东端,海洋楼试图将这个轴线以垂直向上的姿态向上延伸,并利用其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为校园提供缺乏的公共机能,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垂直校园”。在这个垂直院落的虚实关系里——每两个中心之间插入一个水平的园林式的共享空间,包括岛屿状的会议室、头脑风暴室、展厅、科普中心、交流中心、咖啡厅等等。实验室部分按合理的模数规划、空间规整开放。办公和辅助空间临近实验室,既方便研究人员又相对安静和独立。设计师同时巧妙地将外每个中心里的实验室部分和办公服务区又水平拉开,形成垂直贯通的缝隙,这些水平及垂直的共享空间被穿梭其间的室外楼梯蜿蜒地联系起来。在这座垂直校园里,是连续而又独具个性的空间体验:共享空间里日渐繁茂的的绿植将地面的花园向上一直延伸到60米高的屋顶。拥有一个小小的露天剧场的屋顶将是校园里景观最特别的360°观景平台,在这里既可以眺望远山感受自然的云开云散,又可以俯瞰深圳野生动物园里悠闲的长颈鹿们。

  由于海洋研究的特殊性,海洋中心的地下设有一个很深的特殊实验水池。建筑师给地下实验室提供采光设计时,巧妙地将采光桶融入了公共雕塑的元素中。在建筑南面的入口广场,可以看到三个方向各异的清水混凝土的圆锥形体量,成为主入口处三个标志性的雕塑。这种几何和图形的运用,同样可以参见立面的圆窗设计,房间内上下跳动的圆洞如船上的舷窗,隐约喻示着海洋;南北立面的混凝土遮阳百叶角度变化的韵律来自韵律德彪西的《海》。鲸鱼呼唤同类的声纳图被抽象出来形成了东西立面圆窗波动的逻辑;海底的光线随深度增加而变少,海洋中心公共空间吊顶的蓝色也从高层到低层逐渐加深。每一处细节都有对于“海洋”的呼应。

  地处亚热带气候区,深圳的自然气候条件催生出了海洋楼的建筑形态。建筑师采取了大量的半室外空间调节建筑的微环境,板楼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立面的遮阳系统有效地降低热负荷。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不仅降低了造价提高了能源的效率,同时满足用户在不同区域和时间里,对不同功能的采光与景观视线需求。

  地点:广东省揭阳 设计事务所:冼剑雄联合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总面积:18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8年 摄影:战长恒

  撰文:Pan溪南村是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梅塘镇下辖村,全村共有三万多人口,但只有一所完整的小学。对于这个历经 500 多年的古寨围内的孩子们来说,拥有一个固定空间作为图书馆+课余学堂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作为溪南古村保护和建设进程里面的项目,这所“新学堂”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建筑旧改,项目发起人之一周钦珊介绍:“除了建筑自身的情况,我们还要考虑到整个村庄的历史和民俗传统,识别和尊重其中的价值和禁忌,以及未来这所学堂所要开展的活动,和对整个乡村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据周钦珊介绍,学堂的营建牵涉到多个主体:“2014年溪南古村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单位挂牌,乡贤们成立公益理事会推动乡村建设,也迎来了热心公益事业的外地人士的参与(公益教育实践者姜小竹就是其中之一)。由此萌发了寻找固定空间的念头,这个愿望得到了溪南公益理事会的大力支持。我们的介入一方面是解决建筑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起到整合各方力量的作用。”与此同时,参与其中的建筑师团队詹涛工作室共同组建了一个跨专业多学科的实验设计团队,其中包括年轻建筑师林烁、冯威和邬超等。

  詹涛描述了项目最初的情境:“学堂原来是紧贴溪南大寨寨围的小房子,大寨已经很少人居住,现只剩几户老人家还住在里面,时不时要进出大寨,原来与学堂连体的隔壁一户已经塌落多年,也造成了寨围的缺口,正好成为了村民进出新、旧寨便捷的联系通道。树(小鸟的叫声)、房子、寨围、通道、每天进出的村民,构成了一种最朴实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公益项目,溪南古村新学堂的启动总经费只有 20 万人民币,这其中包含所有改造和家具的费用,因此,需要在有限的资金基础上做最大限度的改造。设计团队选择采用“微干预”和“艺术介入”的策略去重构空间关系,通过最简单的改造手段,“从关系角度去发现、塑造空间和环境的功能和美感”。开窗借景成为了学堂外立面改造的主要动作,“原本的通道变成了侧院,荒弃的后杂院改造成了小后院,为原本阴暗的室内带来了采光与通风。后院还增加了卫生间。一楼室内打通两道拱门,使原本分隔的空间得以流动,四门相串,成为孩子们‘串门’玩耍的洄游空间。室外侧院增加的台阶,成为了表演的舞台和绘画的角落”,建筑师詹涛认为,“我们对空间不是‘改’造,而是‘减’造,建筑本身已不是重点,用减法使空间变得无限灵动丰富有趣,让人与在此发生的事件成为了空间的主角。”

  这所社区学堂兼图书馆获得了各方募捐而来的书籍,还会举办阅读、绘画、乡土游戏、手工、电影放映等课余活动,同时作为公益教育的开放工作平台,也成为了来自各地的公益教育实践者们交流经验的场所。一座新学堂的落成,让公益之心在古村落萌发。

  地点:上海 设计事务所:阿科米星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总面积:5,400平方米建成时间:2017年摄影:吴清山

  撰文:姚旖旎欧莱幼儿园改造前是上海市宝山区宝菊路上一栋废弃的社区服务中心。既有的构筑物非常普通,轻易泯然于城市肌理中。为了使这栋建筑物与城市既有空间重新产生联系甚至迸发出新的潜力,本次改造采用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改变其空间结构。

  由于欧莱幼儿园的空间预算十分局促,因此通过平面“建立”实质的间质空间在操作层面上并不可行,只能转而寻求“调整”的方式“挤”出间质空间。由于现实条件限制,设计师将关注点由平面转移到剖面上。在第二版草图中,设计上有了实质性的转变:我们通过将室内吊顶局部挖空并抬升至上层楼板,使得室内局部净高接近于结构高度,并辅以光源或透光材料,尝试构建出一个包含室内“天窗”的吊顶体系。带有光感的“天窗”与实际局促的空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它明显地区别于原有结构。这样的空间感受在走廊等内部空间尤为清晰,这赋予了新分割出的空间完整且独特的功能性。

  如何把握“天窗”的尺度尤为关键。天窗的尺寸受三项因素的制约,即:设备管线、既有窗洞位置、内部功能流线。在设计上,考虑将“天窗”尽可能地做大,加强它带来的高净高和明亮通透的室内体验。同时,“天窗”布置亦需要贴合使用习惯,比如进门处及临窗等建筑开口优先考虑布置“天窗”。除此之外,“天窗”甚至成为定义空间性质的线索。比如活动区域等公共大空间的“天窗”尺寸需大于普通房间;而教室之间也可用“天窗”来模糊隔断,从而营造出更为流动、明亮的教学、活动空间。而流动的空间则意味着设计师要尽可能地压缩设备空间,全盘地考量机电与设计,从而达到可使用空间体积最大化的设计诉求,例如考虑吊顶管线路由时尽量避开“天窗”。整个把控设计与机电布置相互制约、平衡乃至相辅相成的过程就像在装有石子的杯子里吹气球,气球会不断膨胀后占用石子之间的空隙,直至达到自然的平衡。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原本受限的构筑条件形成了不均质的高低宽窄变化,给单一的平层增添了更贴合幼儿园特质的富趣味与活力的空间体验。

  因项目后期经费受限,曾考虑将室内隔墙留白处理,然而几经踌躇后,最终坚持用木饰面装饰局部走道以及洞口。竣工后现场的效果很好。证明在资金不宽裕的情况下,集中财力将洞口这类面积不大的构造做精,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建筑师在高校教育中接触到的尺度往往受限于其平面的表达方式,数字与图解并不能真实传达出空间的尺度感。经由幼儿园的施工,设计师对尺度感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例如,紧扣规范标准的室内2.25米的净高,受施工过程中昏暗的光线和凌乱现场的影响,会产生倍数于现实的压抑感。然而在竣工之际,明朗的环境赋予了空间宜人的尺度感。此外,建筑师起初以临近窗口边的涂料显色为涂料选色的依据,但第一遍底涂结束后,由于西向教室的光线颜色会使得涂料颜色格外浓郁,造成相对逼仄的室内效果。因此设计师不得不重新调整颜色以改善入口处的尺度感。由此,光线等环境因素完善了我们对于空间尺度的认知,这类身临其境的浸入式体验带来的经验,是仅仅通过照片进行判断无法达到的。

  项目地点:上海 设计事务所:高目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面积:12,783平方米建成时间:2016年摄影:苏圣亮

  撰文:张佳晶德富中学是位于上海嘉定新城德富路上的一所 24 班初中,北面紧邻德富路小学,南面为普通住宅小区。校内建筑物共两栋,分别为主体教学楼、风雨操场及食堂。

  西面的主体教学楼呈田字形布局,可容纳 24班教室、教师办公及附属设施。南北向为主要教室,东西向为特殊教室。建筑从一层到三层向太阳错落,从而形成丰富的屋顶平台区域。主教学楼与风雨操场及食堂以四条斜向无障碍坡道相连。

  庭院空间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所在。建筑师在探讨建筑与场地的关系的时候,巧妙地设计了四个庭院。受中国汉字文化的启发,四个庭院呈“田”字形布局。内院尺度 25 米见方。每个庭院形制各不相同,它们如同四季,孩子们可在庭院中感受时间的推移,日出与日落。四个庭院通过建筑底层相互连通。

  食堂室外地坪与主体教学楼室外地坪存在 1.5米的高差,建筑师在此建造了一个下沉式庭院,学生用餐后可在台阶上休憩,活动。即使受到基地形状和大小的限制,建筑师仍希望建筑能够为学校的老师、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行走的场所。主教学楼采取内外双廊设计,除去基本的垂直交通外,建筑师还设计了丰富的漫游式交通系统,自由舒展的廊道与错落的屋面紧密结合,使建筑的内外界限变得模糊起来,令行走变得有趣。通过这种设计,建筑师希望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偶遇性地感知环境,体会自然。

  风雨操场提供了一个半室内的篮球场,并且可兼做展览与小礼堂。垂直遮阳板采用现浇混凝土立板,截面为矩形;屋面井字梁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挂板,截面为倒梯形。两个现浇薄板的最小厚度均为 15 厘米。

  每间正方形的普通教室都设计了一个孩子们的置物间。建筑师还为教室进行了采光系数分析,以保证孩子们在教室能接受到适宜的光照。干粘石的外墙材料是对上海传统外墙样式的一种回应,也是作为低造价建筑材料耐久性的一种尝试。德富中学用最基本的建筑语言,描述了一个叛逆的故事。在朝向和日照这两条严苛的规范作用下,行列式的布局作为建筑的金科玉律之一,从被规定之后就被努力捍卫着。德富中学打破了这些规则,比如其田字形的布局受到质疑,如日照、声音和通风问题、正方形教室的使用、双廊交错的交通和楼梯问题、外立面的干粘石问题等;通过建筑师两年来不间断的多次回访,相比建筑师创造出来的自由、自信的氛围,以及建筑习惯突破后给使用者带来的乐趣,这些突破规则所带来的“问题”现在看来都不再是问题。

  项目地点:北京 设计事务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筑面积:22,409平方米建成时间:2017年摄影:姚力

  撰文:姚旖旎项目建筑群毗邻西侧校园的中心区域,由土交学院教学办公实验楼(以下称“土交楼”)、测绘学院教学办公实验楼(以下称“测绘楼”)与结构实验室围合而成。三栋建筑围合成一个半开敞式的庭院格局,建筑之间由灰色的景观墙在下沉庭院与首层相连。绿色的下沉庭院的开口面向西侧校园的中心区域。围合出建筑组团,在呈现体量感的同时,也为毗邻校园中心的空间打开了一个开口,使之成为校园内潜在的优质的次核心空间。

  为充分激活校园的使用率及空间质量,土交楼与测绘楼的南北侧则分别设有下沉庭院与景观窗井,从而给予地下实验室优质的自然采光与通风条件,将室外丰富的景观和空间层次引入室内,使地下教学空间不再与校园隔绝,在能源效益上也更为环保。出于弹性设计原则的考虑,建筑在设计上并不对其功能完全固定。测绘楼的屋面作为室外实验场地,预留的结构构架既能作为现有教学模式的试验场地构件,也可以视作对未来教学场地不设限而预留出的扩展条件。

  建筑外立面以仿清水混凝土的涂料呈现的浅灰色为主要基调,辅以白色窗套、深灰色金属格栅,并在建筑入口处选择暖色干挂陶板,整体基调理性简洁,展现了学院本身去芜存菁的文化学术气质。突出墙体的窗套与深色金属格栅在立面上交错投下的体块形成了丰富的韵律,同时也将遮阳系统与空调外机巧妙地整合进了外立面的设计语言中。教师办公室位于土交楼和测绘楼顶层,均设置了室外庭院,并将传统的单廊布局改为双廊,这一改变解决了由房间进深过大而导致的采光和通风问题。

  结构实验室的体量最为高大,因此对采光及排烟都有较高要求。为提高空间质量,建筑采用多层高侧窗加电气联动布置,一举改善了传统实验室简陋沉闷的氛围,为未来的学术成果提供优质的培育环境。纵观整个建筑群,方正的形体促成了高使用率。土交楼、测绘楼的地区空间作为教学及实验用房,以单廊形式构成大进深空间;在三层则以结构外挑的形式扩出教室使用空间,同时也丰富了方正的建筑体块,形成漂浮感;在高区的办公、会议空间,则以双廊布局解决小单元办公与大进深教育建筑之间的矛盾。

  给排水系统以节能环保为原则,尽量利用市政水压,低区由市政直供,在高区则采用无负压设备供给;同时充分利用既有的中水处理站。室外消防给水也由市政直供,室外消火栓均设置在室外给水环网上,全建筑覆盖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综合布线则采用开放式拓扑结构,为未来发展充分预留条件。

  本文原载于:卷宗 Wallpaper* 公众号《解决问题的人——教育建筑》

  转载请联系。

  廉租房啊,极大的解决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租房问题,但是似乎比起华而不实的设计更有效的是政策。

  来了来了!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两个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的作品:

  智利伊基克市经济适用房项目

  以及

  智利天主教大学的UC创新中心项目。

  正式回答之前,先讲个小故事~

  脆弱的窗户纸

  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设计过一个叫“白之家”的作品,空间最具紧张感和戏剧性的是正中心立了一根柱子。二十年后,“白之家”被迫拆掉,但因为主人实在太喜欢,就择地重新盖了一座。筱原去参观新的这个“白之家”时,总觉得不太对,在建筑师的思维里,不同的地形环境怎么能够对应同一个设计呢?他正寻思的时候,女主人走过柱子,微微往正中的那根柱子上倚了一下。那一瞬间,筱原恍然大悟,重建的“白之家”才是真正的建筑。

  如果说原来的柱子只是面对建筑的设计,那么重建的柱子才是面对生活的陪伴。

  如果说原来的“白之家”只是建筑师的作品,那么重建的“白之家”才是真正的家。

  也就是说

  建筑师要设计的从来都不是建筑,而是生活。

  建筑师要解决的也从来不仅是建筑问题(真当结构水暖电是摆设吗?),而是面对生活本身的问题。

  建筑也不是站街

  姜文讲娱乐不是站街。不是陪人唱曲儿吃饭就是娱乐,要给观众点好东西。

  建筑也不是站街。

  不能罔顾外面兵荒马乱,独坐小楼歌舞升平。

  人生百态才是建筑的底色。

  似乎很多建筑师都觉得,现代主义那一套已经过时了,所谓英雄情结也显得不合时宜。现在物质丰盛了,技术发达了,建筑师不需要拯救世界,只需要放飞自我,顺便收点名利,也算人生赢家了。

  我也认为建筑师不需要拯救世界,但建筑师依然需要通过设计去改造世人的生活,而不是只赚钱去改造自己的生活。

  这个叫本分。

  本分的建筑师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

  智利建筑师,2016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

  估计就算得了普利兹克,你也不认识他是谁。因为他的成名作长这样

  内部空间是这样

  光看这照片,就知道这辈子都红不了。

  当然建筑师关心的也不是建筑应该长什么样,怎么建造才能红,而是资本,社会情况,政策,位置等等这些直面生活本身的困难。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最卓越的地方就是没有将问题简单化,然后得出一个看似复杂的答案试图掩盖所有的问题-----就像如今很多建筑师做的,而是正视所有问题,通过设计的力量寻找到一个共赢的解决方案。

  1、项目选址

  项目来自于智利政府的委托,要求用7500美元的政府补助在智利北部城市伊基克建设100户经济适用房。

  这其实并不困难,如果你只面对政府委托的话。

  最标准的答案是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找一块便宜的地建一些常见的简单住房。这只是一项政治任务或者赚点小钱不赔本,至于那些贫困住户的生活问题,这是政府的问题,不是建筑的问题。 普通保障住房

  当然,作为我们故事的男主,亚历杭德罗不会这么想。

  这些需要被安置的住户大多是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讨生活,远离市区的土地固然便宜,但方便的只有例行公事的政府和图省事儿的建筑师,却将这些本就举步维艰的住户推向了更不堪的生活边缘。

  城市对他们不仅意味着机遇,更是生活的来源与希望。这里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作,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更便捷的交通甚至更丰富的娱乐。这也是为什么城中村的住户,即使居住条件恶劣,也不愿搬到郊区足够宽敞的公寓中。城中村

  因此,亚历杭德罗决定将项目选址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这在中国很多大城市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在智利还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其地价依然要比普通社会住房贵上三倍。

  2、房屋布局

  买了高价地之后资金就更捉襟见肘。

  剩余的资金如果建独立式住宅的话,仅够建30户,联排式住宅能够建60户,唯一满足户数要求的方法就是建多层集合住宅。

  但多层住宅的问题是住户日后不能自主扩展住房的面积。与住户交流之后,这一提议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甚至以绝食进行抗议。

  3、解决策略

  最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采取了著名的“买半个房子,剩下让他们自己建”的策略。

  在智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住宅的标准面积是80㎡,亚历杭德罗决定用有限的资金将40㎡的住宅建好,作为整个住宅的一半,另一半则由居民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组织建造。建筑师完成的40㎡住户自己完成的40㎡

  发掘居民的自主建造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每户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基础,喜好,品位,成员数量等决定住宅的格局,满足自身的需求。

  4、单个房屋的功能

  解决策略确定之后,问题也因此转变成为建筑师到底应该建造“哪一半”。

  对此,亚历杭德罗提出了三条原则:

  A. 哪一部分更难以建造;

  B.哪一部分是个人无法实现的;

  C. 哪一部分能够保证住房在未来的基本品质。

  根据上述原则,建筑结构,个人难以实现的技术支持(卫生间管道,防火墙,隔音系统,私密性等)被优先确立,并且建筑师负责的一半的功能要满足一个家庭的基本生活。

  5、双赢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设计的这一批住宅在03年建好,之后每家每户逐渐完善了自己的住宅,在建筑师设计的整体的框架之内,每户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建筑师和住户合作构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社区。

  随着时间延续,这些住宅也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渐升值。但直到现在,没有一户买掉自己的房子,因为这里靠近市区,有着大量工作和教育的机会,这是对底层家庭最根本的实惠。并且升值的房产也为将来的咸鱼翻身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建一半房子”的策略经过时间的检验,证明了其优势性,随之在智利和墨西哥被广泛采用。亚历杭德罗·阿拉维那在自己以后参与的社会住房项目中,也多次延用这种做法。

  客观来讲,这种策略比较适用于资金极度短缺的住宅项目,如果资金相对充足,统一的建造显然要比居民自建更有效率,更节省资源,也更便于管理。

  但是,建筑师的伟大,不就是在那些不可能生活的地方创造出生活的希望吗?

  建筑师设计的不是建筑,而是生活。

  不仅是那些显性的贫困生活,也是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普通生活,甚至是那些看似完美的耀眼生活。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生活就是各有各的问题,也各有各的向往。

  你羡慕我的锦衣玉食,我嫉妒你的杏花微雨。

  建筑设计的可贵不仅是面对那些底层生活的慈悲,更是揭开生活华丽的袍,翻晒霉斑与蚤子的阳光。

  我喜欢亚历杭德罗的原因就是他并没有沉迷于拯救穷人的英雄梦,而是有勇气直面所有的生活。

  比如这个位于智利的

  天主教大学的UC创新中心,长这样

  内部空间

  与为贫民建造经济住房不同,这个项目的甲方是智利天主教大学,资金充足。很多时候,钱是可以掩盖很多问题的,这也是建筑师们可以假装没有问题放飞自我的最大保障。玻璃幕墙很晒可以装空调,自然采光不行还有日光灯。

  至于什么浪费能源光污染,这都是环境问题,不是建筑问题。

  即使现在环境危机已然爆发,很多建筑师也甘做鸵鸟,不是做做样子要个噱头,就是让相关专业介入被动接受。很少,真的很少有建筑师愿意通过设计本身去面对环境问题。

  幸好还有亚历杭德罗。

  智利属于炎热的沙漠气候,混凝土外表可以应对当地严酷的环境,减少对空调的依赖。这也是建筑形象的来源。但建筑师并不是做了一层混凝土表皮----表皮只能阻挡阳光直射,却无法抵御炎热空气的侵袭——而是做了一个空心混凝土圈来保护建筑内部。

  建筑立面开窗均向后退,避免了阳光直射,开窗形成的洞口成为了室外活动的场所,同时开窗设计允许空气对流。

  四周的空心混凝土层布置卫生间,储藏室,公共空间等辅助功能。办公区位于建筑内圈,通过中庭采光。

  最后,亚历杭德罗对局部体块进行了悬挑,这显然是出于美学上的考虑。最初的造型过于均质,缺少变化,悬挑后增加了造型的丰富性,强调了主要的立面。混凝土材质与严整的几何造型显示出一种“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朴实和厚重。

  完整过程:

  最长情的陪伴

  亚历杭德罗说,

  设计是把一种生命力量注入建筑灵魂的尝试。

  因为建筑不只是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她们便庇护着人类的脆弱,守护着人类的成长。她们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混凝土,她们是人类社会最长情的陪伴。

  建筑之外的问题才是建筑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毕竟我们都生活在没有英雄拯救的那部分世界,每个建筑师都应该为人类最朴素的向往做最大努力的坚持。

  以上内容节选于我们工作室的文章:《建筑师最大的问题就是假装没有问题》

  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公众号:非标准建筑工作室中了解更多内容。

  一幢『违建』,促成了新的法规条款设立,也由此解决了一系列『小地块』建筑的建造难题。

  2.56公寓办公楼(2.56 Apartment and Office Building),德国建筑师阿诺·布兰德胡波(Arno Brandlhuber)充分展现其对法律法规深刻理解与运用的代表之作,成功“填充”了德国科隆市中心的一处狭窄“缝隙”。项目名称:2.56公寓办公楼(2.56 Apartment and Office Building)设计者:布兰德胡波事务所(Brandlhuber+) 位 置:科隆,德国 类 型:住宅及办公建筑 关键词:极小空间 建筑法规 本项目内容来源:El croquis No.194

  这座建筑位于一个非常狭窄的缝隙中——只有2.56米宽,它不是一个典型的由四周墙壁和屋顶组成的房子,而是科隆市中心的一个「填充物」。 ▲ “缝隙”原貌

  除了狭窄场地的具体施工要求外,这座建筑的形状主要来源于法律的限制。

  德国的建筑法规要求,一个街区内的每座建筑都是独立的,这就与业主和他的邻居之间的计划相悖——他们要求在新结构中保留共享的墙。▲ 使用共享墙的建筑

  建筑利用了两侧建筑的现有界墙,在其中直接插入新楼板,以便最大化利用有限空间。概念初步设想剖面模型

  在底层,一条狭窄的走廊穿过建筑通向后侧的庭院,将城市人行道和后侧的室外楼梯相连。重新安置在室外的垂直交通不仅为了增加室内空间的使用率,也方便住户独立使用楼层。

  每层的单元没有隔墙,仅有一个房间。核心筒中容纳了浴室和储藏间对空间进行最小限度分隔。建筑立面使用通高玻璃窗,几乎完全开敞。

  公寓以全玻璃立面朝东侧和西侧开放,这提供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宽敞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屋顶层。

  建成后,该建筑直接促成了德国建筑法规的新增条款“Verweisbaulast”(可参考建造产权置留权),该条款允许在新建结构中使用相邻建筑的界墙,并引用了2.56作为法律先例。

  不仅如此,建筑师布兰德胡波对城市中仅存的最小地块充满了兴趣。在柏林,他起草了一份备选场地清单(Option Lots),将隐藏在东德预制住宅综合体之间,一些有未来发展潜力的夹缝记录在册。▲ 备选场地

  建筑师对法规的深入研究和创造性利用,不仅使地块利用率最大化,有时候甚至颠覆了开发商原有的想法,督促其承担更多城市责任。▲ 各层平面图▲ 剖面图▲ 沿街立面及构造剖面▲ 入口细节图

  阿诺·布兰德胡波(Arno Brandlhuber),1964年生于德国Wasserlos,1993年毕业于达姆施塔特应用技术大学,获建筑与城市专业学位。1994年开始与不同领域专业人士合作,开展与建筑有关的多样性实践。

  回答节选自“EL croquis建筑素描”公众号文章《钻一个2.56米宽的「空子」》图片来源 | Brandlhuber建筑事务所 & Michael Reisch编 辑 | WXR*chang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密度增大,城市的剩余生存空间逐渐被挤压,这时候便产生许多空间“缝隙”——握手楼间狭长的的空隙、阳光照不到的街角畸零地块、狭窄的街巷(胡同、避弄)等等。某种意义上它们是城市中的消极空间,是城市化进程的疤痕。但这种“奇怪”的空间与挑战性又往往引起建筑师的兴趣,希望把很多限制条件变为建筑的亮点和突破,希望通过针对性的建筑手法去“扭转乾坤”、“变废为宝”,去把这些讨厌的小空间变成积极空间。(正文共:2679字22图,预估阅读时间:7分钟)

  01 狭缝建筑现状

  由于土地政策、规范限制等国情,狭缝建筑在我国理论探究较少。而日本作为土地稀缺的岛国,有许多狭长的建筑,如住吉的长屋、一户建等,一家老小挤在10平米左右的空间中是常态。NA住宅, 2011 © Sou Fujimoto Architects – Photo Iwan Baan

  除日本外,荷兰、纽约等高密度地区在狭缝建筑上发展较早,我们如今面临的城市问题有许多它也遇到过,如今其高密度建筑体系也更成熟,对于狭缝建筑的探讨和实践值得我们借鉴。

  02 狭长的缝隙建筑

  狭缝中为什么要做建筑?官方回答当然是“提高空间利用率,改善城市环境”。但狭缝本身就非常消极,强行塞入一个体量往往会使得空间愈发拥堵,而新建建筑也未必好用,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设计的当,夹缝建筑绝对没有恶意,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善意地为解决拥堵的城市环境解压,而且往往它们独特的外形,会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现已被拆除的席殊书屋就是这么一条有趣的狭缝。图片来源:https://www.fcjz.com/archive/p/5b4720396918e75d6d70822f

  席殊书屋的原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某办公建筑旁一条南北贯通的狭长过道——所以说是没有场地。小小的过道,要容纳动态的过往的人,还要为社区提供安静的阅读空间,无论从功能还是面积上都有些不可理喻。所以这也是它如今已被拆除也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原因。来自张永和《绘本非常建筑》

  建筑师张永和没有堵上这条小胡同,而是采用常见分解体量的方式——可对望的光线贯通的错层空间、半透明的表皮等,而重点是利用了“运动”的理念,把书架都设置成了“书车”。

  一来书架位置可以移动,为狭窄的空间提供灵活性。书车的厚度与原建筑墙体的厚度相同,为背靠背的双层书架,不能“行走”但可以原地转动。书店工作人员可以任意转动书架的位置来获得空间上的变化,从而模糊空间的局限性。

  二来场地原本经常有市民推车经过,“书车”联系起了使用建筑的附近居民与原场地的过往记忆。书车,图片来源:https://www.fcjz.com/archive/p/5b4720396918e75d6d70822f

  从外部看上去,书店就是一条狭长的书籍长廊,保留了原有过道的交通功能。设计上,将过往的交通功能与书店功能交织重叠在一起,交织的媒介是自行车与书架拼贴杂交而成的“书车”。书车的运动是过往过道人车流动的延续,它们赋予了书店一定的城市性。外部空间,图片来源:https://www.fcjz.com/archive/p/5b4720396918e75d6d70822f

  书屋的西侧有一个相同的过道空间,各种车辆行人穿梭其间,过往频繁。西侧过道的空间现状就是书屋原址的过往。也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蒙太奇式的联想与回忆。

  03 碎片的利用

  缝隙不一定是狭长线形的,也许它也只是拥挤城市下碎片化的零散角落。现在“口袋公园”、MAD“胡同泡泡”理念等等所提出的“微介入”和“针灸治疗”,也是利用碎片空间改善城市角落的热点话题。北京TiensTiens甜品店便是在极端“破碎”的条件下生成的小建筑。建筑外观 © TAO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场地位于北京三里屯机电综合体内,如图所示。场地面积仅59.5㎡,且小小的场地内有两颗长势喜人的杨树,不仅把地面划成碎片,而遒劲而舒展的枝条和树冠使得空间上也被分成了碎片。场地原状(左)场地模型(右) © TAO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于是TAO·迹事务所将“碎”就“碎”,直接用分离的平台搭起了建筑——方案手稿(左)方案模型(右) © TAO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甜品店的一层的功能定为甜品展台和厨房,二层及以上为用餐区。为了将人流引导至二层及以上的破碎的就餐空间,再进而走向屋顶平台,设计将二层楼板由一个整体分离成三个高度不同的平台。© TAO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通过使用轻钢结构和大面积半透明玻璃,这些平台围绕两颗杨树漂浮在空中,分离的缝隙让顾客在进门后可体会到上层空间的延续和旋转。同时,分离的平台与伸展的树枝构成一种有机交织的关系。通过这种方式,不同规模的空间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人与树之间的各种接触。© TAO (TRACE ARCHITECTURE OFFICE)

  04 建筑中的缝隙

  除了城市现有的缝隙的利用,建筑中自身也会形成一些值得探讨的缝隙,例如库哈斯的法国图书馆概念方案。

  该方案为法国政府在1989年夏天组织的法国国家图书馆竞赛的作品之一。国家图书馆选址在巴黎东郊附近的一片工业废地之上,面对着莱纳河,是一座连同会议中心、餐馆等5个部分在一起的全自动化图书馆,预计总建筑面积在25万㎡左右。

  设计的理念为漂浮,通过置入多样的体块产生丰富的“缝隙”空间。库哈斯认为,在电梯出现的带来城市的现代性后,在高层建筑中设置与建筑本身几乎毫不相干的多种形式和功能的公共空间,是有可能也有必要的。OMA: Très Grande Bibliothèque, Paris, 1989. Model

  建筑面向塞纳河呈完全开敞的状态,不同形态的体量或高或低的展示着自己的个性,漂浮在河畔旁。体量间形成“缝隙”空间,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不同尺度的空间体验。该案例图片来源:http://humanscribbles.blogspot.com/2012/10/building-anatomy.html

  这个案例虽未中标,但从影响上来说却是成功的。在这以后许多设计有意无意地借鉴了这种“虚空策略”,在设计的体量缝隙间创造出了一种城市性的空间体验。

  夹缝建筑,“夹”字暗示着这样的建筑属于是一种依附的存在。同学们在处理这类场地时,对场地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十分重要。处理好主体与“缝隙”的关系、狭缝内部自主关系,小小的狭缝也可以生出花样~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并注明来源

有哪些建筑很好地解决了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社会问题?

有哪些建筑很好地解决了某一个或者某一些社会问题?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3720squad.com/post/444.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