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瓷“缺点”:鉴定新老
对于那些“缺点”我们可能会去忽略和轻视,以至于多年前那些造假者也只会研究优点,而忽略或者不去深入研究那些“瑕疵”。
在欣赏过程中,表达器物的优点要远远多于“缺点”的描述,这也是收藏把玩的一个习惯。但今天要讲的恰恰是瓷器那些比较容易忽视的“缺点”,把“缺点”特征来作为鉴定瓷器真假和时间年代的另一个借鉴点。
陶瓷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次品和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工艺缺点和瑕疵,这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在鉴赏陶瓷器时,经常可以遇见和看到一些不尽人意的缺憾,有造型的、绘画的、发色的等等工艺上的缺点。
北宋 钧窑紫斑碗,尺寸:9cm,估价:HKD 12,000,000-16,000,000,成交价:HKD 1452万,香港苏富比2018年4月3日春季拍卖会。
纵观陶瓷生产历史,可以看到许多具有时代特点的“缺点”特征,只有深刻了解这些“缺点”特征,我们才能更完美、更全面的把握鉴定所要具备的鉴赏知识,才能了解新旧之间的区别、了解各个时代的不同、造假者所不能具备的技术弱项,才能为我们收藏道路扫平障碍,为我们的收藏成功打下基础。
我一直认为“缺点”鉴定是我们在鉴定过程的加分项目,在鉴赏优点的同时,不能忽视“缺点”特征,优点好仿、“缺点”难做。我在这里简单归纳总结一些常见的“缺点”,来加以分析和掌握,看看哪些可以作为我们能够借鉴和有用的知识点。
我这里所说的主要是工艺和材料上的“缺点”,也就是窑里带出来的“毛病”,后天造成的损伤不在讨论之列。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常见的一些瓷器“缺点”,并举例说明:
乳突
1:乳突
常指挖圈足后在底部中心留下的凸出点,多见于元代。而明代早期一些碗类器物底部还可以偶尔看到。
一般有乳突的特征为元代比较多,结合其他特征,一般不会低于早明,但有文化滞后现象除外(偏窑、杂窑)。
解放初期一些小窑口工艺上还有“乳突”的返祖现象,这里不作为典型依据讨论。现在仿制工匠只注重乳突而轻视旋切,所以特征模拟矛盾众多。
铁锈斑
2:铁锈斑
我们在明清瓷器上都可以经常看到,在青花发色浓郁的部位,有明显的凹陷和铁锈瘢出现,特别是永宣瓷器上的“苏麻里青”青花铁锈斑,具有非常明显的反映,这是青花料苏麻里青料的一大特征。由于苏麻里青料里面富含铁质,所以在烧制过程中出现了铁锈瘢现象。
也是鉴定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一个标志性特点。在目前的仿制过程中,铁锈瘢色块单板,颜色突兀,和老的有明显差别,更有甚者有些仿制者莫名其妙的在空白釉面上也烧制出了铁锈瘢,这是一大错误,我们在鉴定瓷器过程中,遇到白釉上有铁锈瘢的话就一定要注意。很多乾隆器物上面,也可以看到一些凝重的青花表达方式,当时比较崇尚永宣,所以很多青花发色故意用重笔促点染来模仿永宣瓷器上的那种凹凸感和铁锈瘢现象,这也是我们经常可以作为判断乾隆瓷器的一个特征。这种现象除了永宣时期和乾隆时期的模仿,其他时期比较少见。而近代的故意造假,由于青花材料的不同而不能同永宣和乾隆时期相比较。冰裂纹3:开片(也叫冰裂纹)这里说的开片可以理解为釉裂(和哥釉二个概念)。我们在整个明清瓷器上都会看见这种现象,从永宣一直到晚清都有。是烧制完成后,出窑后由于温度的变化而引起胎釉收缩比不同,而在釉面上产生的开片(比如煨瓷就是这个缘由),但和受外力冲击形成的“惊釉”有本质区别。釉面开片在明代早期瓷器上看见的相对比较多,其他朝代器物的底釉也有见。而对于某些器物来说,这些也都是一个重要的鉴定参考旁证。青花凹陷4:青花浓郁处的凹陷现象这里常见于明代早期的瓷器,由于所用的进口材料“苏麻里青”的成分和烧制工艺,在早明青花瓷器上往往可以明显的看到和感觉到,青花浓郁处有它凹凸感,这是青花料渗入胎骨所产生的效果,也是“缺点”,由于凹凸的产生,使得器物表面平整度差了,但表现出来的那种古拙感非常的具有时代的美感,这也恰恰给了后世鉴定一个年代的参考依据。后朝,特别是康熙一朝有许多仿制宣德的作品,除了绘画和釉面相对的贴近,这种凹凸感只能通过模压、剔花、堆白来模仿,但宣德的那种粗狂潇洒之气全无,到了现代仿制更无法达到那种深入胎骨的气韵了。米糊底5:米糊底 米糊底也是早明时期瓷器上常见的一个工艺特征(多见于大盘),由于垫烧工艺使得垫烧材料粘附在了器物底部,出现了一种类似烧糊的现象。这是比较典型的工艺“缺点”。米糊底多见于永宣无釉的毛底器物,一直到明代中期还可见,但色泽和直观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清代一朝由于烧制工艺的改进,所烧器物没有见到有米糊底现象,到了现代才有仿制米糊底作假。但判断相对比较容易,不是没有芝麻状颗粒感就是斑驳成片,红的别扭。塌底6:塌底 始见于明代早期,到了明代中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塌底现象的产生是烧制工艺上的缺陷,和凉坯烧制有直接关联,更有甚者底塌陷过足墙,盘子可以在平面上打转。所以我们在鉴定明代盘类瓷器时,可以关注一下塌底现象,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项目,现在仿制的工艺还达不到明代工艺不足带来的这种自然现象。旋纹7:旋纹器物底部旋切和拉坯留下的螺旋纹痕迹。历朝历代生产的陶瓷器都有。或舒朗或紧密,旋纹间隔不同、粗细不同,而反映出来的相对年代也会不同。旋纹的特征是根据当时的转轮速度和拉坯、旋切的速率而定。旋纹一般都在无釉的胎上面比较常见,但有些旋纹在釉下还可见到。基本的的判断是旋纹间隔越粗,说明转轮速度越慢,从技术角度上来说是年代相对远一些,反之机械转动越快说明技术更成熟,到现在电动马达转速就更快、更稳定,出现的旋纹就更细密紧致。从仿品角度上来观察,晚清很多仿前朝的大瓶大罐都故意做出很宽很深的旋纹来冒充前朝器物,我们可以留意观察。跳刀痕8:跳刀痕由于明代早期对于器物的工艺“缺点”特征相对修饰的比较用心,所以在明代早期还不太看到明显的跳刀痕迹。到了明代中后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所以在要提高生产效率的基础上,一些工艺得到了简化和忽视。器物上的跳刀痕在那段时期特别多,一直到清代雍正左右。由于工艺特点,一般跳刀痕迹都是一圈向心的直线组成,是由工匠用竹刀在削刮器物底部时产生的跳动痕迹。无论是涩胎还是满釉,这段时期都可以看到。现在仿制的跳刀痕似是而非、生硬做作,有意和无意之作对比明显。粘砂9:粘砂 粘砂现象比较普遍,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烧制过程中,瓷器底部粘上了窑中一些垫烧之物而出现的一种现象。晚明比较普遍,而能作为鉴定的一个时代特征。一般鉴定这段时期的东西,在各方面前提都满足的情况下,有粘砂更能加上一个确定的砝码。当然这些器物一般都是一些相对粗俗之物。现在仿制一般用沙子沾上釉烧上去的,注意观察便可以识别。到了晚清,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器物底足上有类似粘砂黑点现象,但其实那是胎质疏松、淘练不精而产生的表现特征,是我们确定器物年代的一个重要鉴定要点。爆釉10:爆釉爆釉也是瓷器烧制过程中一直想要克服的工艺“缺点”,在瓷器的凸出、口沿部分,早常常可以看到有胎釉结合不好而产生的爆釉现象,一直到了晚明早清时期,工匠们才注意用一些方法来克服。在顺治康熙时期,由于胎质坚实,一些器物的口沿部位更是经常会出现爆口现象,使得成品率和美观度大大的降低,给产品销售带来了损害。这个时候出现了一种解决办法,就是先做芒口,再用相对稳定的酱色釉涂抹在口沿上,这样烧制出来的器物,爆釉现象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成品率,带来了技术上的进步。这时候的酱口一般颜色比较深甚至有的近黑色,釉面干涩、光亮度差,有深浅不均的感觉,这也是早期瓷器酱口的一个特征。到了后期,有些瓷器上还可以看到酱口现象,但那是出于装饰或者模仿前朝而故意为之,酱口光亮如新,均匀浅色。棕眼11:棕眼(针眼)瓷器上一些烧制过程中形成的缺点,其实棕眼在器物的各个部位都会有,但以底部为多见。棕眼明清各个时期都有,但是康熙左右的瓷器底部尤为多见,以至于很多爱好者把是否有“棕眼”来作为鉴定康熙瓷器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征。但行家一般只作为一个加分项目,不作为主要的鉴定方向。棕眼的形成主要是胎质里的水分,经过高温烧造后产生水蒸气突破釉面而形成的,这和胎土的抟作工艺有关联,这也是康熙时期比较多见的一个现象。其他时期底部也有类似凹点,但许多没有形成突破而成为小洼。现在仿制也做棕眼,但比较机械了,我们可以找出那些不规则中的规则破绽。接胎痕12:接胎痕在康熙以前立件器物上比较常见,是一种工艺特征。由于在拉坯成型过程中上下对接的要求,使得在对接处的胎泥发生内外膨出,而修胎技术相对注重外表(但不精细),施釉成器后还是可以看见一圈类似“腰线”的特征,而器物内由于处理更草率,使得内堂一圈更为突出。雍正以后器物由于修胎规整,基本就没有这个特征了。而近年做假东西时,在做这个接胎痕迹时,故意要让爱好者看到这个“缺点”特征,但却因为造作而暴露了生硬的致命不足。接胎痕迹最常见的是在器物中间、其次在底部和肩部都有见。以瓶、罐等立件多见,盘碗不见。窑裂13:窑裂(窑缝)“窑裂”是由于胎体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开裂的一个现象,特别在晚明早清时期常见,给成品率带来了威胁。我们在平时鉴定时,常常可以看到瓶罐底部有此瑕疵,而窑工为了弥补缺点,有用一些颜料或者胎泥后抹的现象,主要是为了提高成品率,更容易卖出。窑裂多见于一些厚胎器物,器物各个部位都可以发生,但多见于底部。窑裂完全是偶然性的“缺点”,当现代仿制技术基本无法复制,这个也算一个鉴定的“加分”项目。很多“窑裂”还伴随着接胎处发生,内堂更多见。串烟14:串烟“串烟”是由于窑内烧制过程中出现漏气现象而产生的,一般只有一面。“串烟”器物表面会发生灰黑现象,而且“串烟”一面窑灰现象也比较明显。“串烟”是属于对器物美观有重大破坏的特征,所以一般不会去刻意仿制。有“串烟”的器物相对价值会降低很多,所以无论新旧器物,目前都还没有看到过有模仿此类特征的。瓢、翘、歪15:瓢、翘、歪在很多明代器物上面可以看见,这是由于各部位胎体厚度、含水率等原始情况不同,在入窑烧制时,会发生收缩变化差异而产生“瓢”、“翘”、“歪”的现象。简单的就是盘碗反扣会看到口沿不平整,瓶子的头颈发生歪曲(行内有十瓶九歪一说),这些都可以在其他鉴定条件都是否满足时,再加上这一土办法进行鉴别,进而可以强化和加减判断特征的参考鉴定要点。气泡16:气泡其实鉴定瓷器用的最少的要素就是气泡,我是坚定的反气泡论者。气泡多少、大小基本和年份没有多大关系,仅仅是和釉面的光亮度和折光率有关。舒朗的大气泡所带来的一定是透明的釉面。那些“玉质感”、乳浊感很强的,釉内气泡一定是密集均匀的小气泡形态。气泡的生成和釉的成分和所含水分有关,又和窑内气氛温度有关,偶然性大于必然性。所以一般建议放弃用放大镜来观察“气泡”来鉴定瓷器的年份,更要劝停当今那些唯“气泡”论者,歧途勿入!
缩釉17:缩釉瓷器在烧成出炉后发生的局部漏釉情况。“缩釉”形成原因很多,一般认为在施釉过程中,胎体表面有异物、釉质覆盖时釉质不能粘附,还有就是釉质下面有空气、釉质厚度不均而产生的张力牵拉作用,一句话就是胎釉结合产生缺点而发生的一种漏釉现象。老器物缩釉处,往往还可以看到伴随有“火石红”的现象,这也是鉴定一个加分项目。现在仿制过程中少有“缩釉”现象的作伪。硬折角18:圈足的硬折角(失圆)硬折角通常是指康熙一朝的器物圈足(这里指的硬折角不是书本上说的底和足墙的夹角,而是圈足落地的最外表这一圈),常常可以看到失圆的圆弧处有生硬的角度。这是当时一种工艺缺点,在用具有时代特征的工具,挖足时发生的用力不均所产生的问题,时代特征非常明显,参考价值也比较大。切削痕19:圈足端切削痕迹这种现象我们很常见,但一直未被重视和研究。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明清瓷器圈足端有类似于磕碰的痕迹,但明显可以看出是用利刃刮削痕迹,特别是有护胎釉和火石红的圈足上,白色的玻璃质感胎质显得极为突兀(没有产生火石红的现象,是由于削刮以后,垫烧时,这部分有细缝而改变了局部气氛,所以未产生窑红。
没有护胎釉也是一个道理,上釉后这部分护胎釉被削刮掉了),我们一直会忽视这个特征,以至于到现在没有任何书籍提到过这个现象。经过和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相关同志探讨,这种现象还是属于在器物入窑烧制前,为了消除足端粘附的垫烧砂砾,或者其他会影响成品率的杂物,用利刃对于足端进行刮削清除而留下的痕迹,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起刀落刀过程非常明显,绝不是那种磕碰所产生的瑕疵。以前未曾发现有仿制,近年来在晚明的作假器物上出现类似的假冒痕迹,大家一定要注意。底面釉不同20:底面釉的不同明清瓷器,特别是明代瓷器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器物的底釉和面釉色泽是不同的,还有就是完全是二种釉。这有二种情况,一是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底釉和面釉受火情况不同,所以产生了颜色差别。另外就是工艺和经济考虑,底釉施用的本来就是不同类型的釉质,所以产品出来就完全不同了,很长一段时间它是我们鉴定相关年代的一个特征标准,现在制假者也发现并利用此特征,但我们把握好一些老釉的特征,鉴定起来还是不难。这篇文章中常见的“缺点”都是指那些窑里带出来的不足和瑕疵,是由于工艺特点和烧造水平而产生的问题、是“天生”的,和成器后使用和把玩过程中发生的磕碰、损坏、使用痕迹没有关系,也不在讨论之列。这些“缺点”在我们鉴定过程中可以作为参考加分的项目,但不是必要条件。行内有句话“窑里出来的毛病再大都不算毛病、后来出来的毛病再小也是毛病”,但无论是“天生的”、还是“后生的”,有了毛病对于价值的估值、审美的要求一定是会有影响的,只是大小而已。在鉴定瓷器中把“缺点”的特征熟练运用,才能变成为我们手里有用的鉴定“武器”。拨开迷雾见真知,让“缺点”特征的相关知识,成为我们收藏过程中可以借鉴的又一有用的知识。RECOMMEND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 zblog模板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3720squad.com/post/179.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